教育部备案的学校【点击查询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人力资源管理 >

四是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型人才

时间:2015-05-21 01:27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考试驴 点击:
本报记者 高洪艳 编者按:经济快速发展、有待完善的教育体制机制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,导致了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显著失衡。多项调查表明,由于可用人才

    本报记者  高洪艳
    编者按:经济快速发展、有待完善的教育体制机制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,导致了劳动力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显著失衡。多项调查表明,由于可用人才短缺,世界各地的企业都面临着岗位空缺的难题。这一问题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显得尤为突出。如何缩小技能缺口,培养更多高技能、适应智力密集型岗位的人才成为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一大课题。近日,在由摩根大通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在京举办的“领先一步”系列研讨会上,来自学界、商界和政界的多位人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判和探讨。
    “亚洲很多国家正在经历经济转型,这带来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机会,也带来了非常复杂的挑战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。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,以2014年为例,尽管有700多万名**毕业生加入劳动力市场,有2.7亿名城镇农民工,但是,中国的技能缺口问题依然非常显著,这一供需矛盾将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、企业、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,通力合作。”近日,在由摩根大通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北京举办的“领先一步”系列研讨会上,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欧冠昇( Nicolas Aguzin)如是表示。
    该研讨会主题为“中国人力资源储备:缩小经济转型期的技能缺口”。会上,政界、商界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聚焦中国现存的技能缺口问题,研判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,探讨如何通过先进理念、资源整合、创新模式等多种途径,缩小技能缺口、减少失业以及创造经济发展新机遇。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们还指出,随着中国经济从制造主导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变,经济发展将对人才技能提出新的要求。
人才技能面临巨大缺口
    “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个社会、这样一个制度、这样一个经济,能够像中国社会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。中国社会和经济变化如此迅速,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。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,对于中国来说,只有更好地培养人才,才能确保过去二三十年积累的成功能够延续下去。” 亚洲协会联席主席、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主席陈启宗认为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眼下的中国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。
    对此,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晓初指出:“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,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,确立了就业优先战略,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,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。”
    “但是,虽然近些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.5%以下,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。”王晓初介绍,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一直是国内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,但近年来,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。
  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中国**毕业生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万上升到目前的720万,但是,快速增长的**毕业生数量并没有解决技能缺口问题。很多企业都表示,**毕业生缺乏胜任工作的必要技能,供需双方之间的差距仍然不断扩大。多项调查显示,无论是高等院校毕业生还是职业学校毕业生,企业对于他们的工作技能都表示不满。
   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、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,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应考虑企业需求,这对于缩小中国人才的技能缺口十分重要。 “国家应当给予高等职业教育同等的关注,建议实行双轨制教育体系。这就意味着在教育机构、高等院校以及行业组织等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下,企业和学校将以提高学生全面就业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,共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。”
   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也指出,要缩小技能缺口,一是应重视智力教育而不仅是技能教育,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。二是要反思公共教育体系,社会应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和终身教育。
成熟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
    作为拥有13亿人口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,其经济正处于从“世界工厂”向“世界消费引擎”的转型发展中。过去十多年间,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8%左右,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对各行业、尤其是服务业,带来更大的高技能人才需求。
   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、人力资源储备项目全球主管昌西·列农(Chauncy Lennon)便介绍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验。他指出,“中等技能职位在美国劳动力构成中占了一半,是经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但很多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关注,原因在于大家普遍认为中等技能工作的需求在逐渐减少。事实是,在传统制造行业,包括建筑业等,中等技能工作的确在减少,而一些新的行业,比如医疗、机械维护以及服务型职业中,中等技能职位在就业比例中逐渐增加。这类新的工作类型往往需要特定的技术培训。”
    考虑到中国正在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过程中,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潮涌认为:“中国在未来需要四种人才来满足新经济的需求或是经济升级的需求。一是具有创业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,二是具有技能、高效率的新一代的服务业劳动力人才,三是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开拓型人才,四是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型人才。
    “在新经济的情况下,有很多的工作机会被创造了,需要很多新的工作技能。” 真格基金创始人、董事合伙人徐小平指出,新经济下的“互联网+”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就会,在此过程中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,他们不再希望去传统的政府部门和国企,而是转到初创公司。同时,政府积极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创新、创业,这种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刺激将改变中国的经济秩序。
    然而,目前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制造业。所以,樊纲提醒,对于新经济下的“互联网+”大家不应盲目乐观。随着新经济的产生,大批劳动力转移到电子商务领域,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但这只是劳动力结构性的转变,中国仍然需要大量制造业方面的劳动力。
科技创新产业人才短缺
    快速增长的互联网产业,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,并且为很多科技企业创造了巨大商机。为了在这一快速变化的行业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,科技企业需要一大批熟练的、高技能的员工,持续不断地改进服务、研发新产品。然而,致同会计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,约50%的来自科技信息领域的企业表示在招聘熟练工人时遇到难题,人才技能缺口这一问题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行业尤为突出,企业需要采取创新策略来吸引并保留高技能人才。
    晨创启兴(上海)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芹指出:“相比较传统产业,新经济的根本性变化重新界定了公司,市场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。举例来说,互联网使得传统企业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到达用户,从而改变了企业和终端用户的沟通和交流,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组织行为。新经济环境下,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周期短了很多。作为领导者,不仅要找到新的机会,而且需要能够创建新的组织形式,改变管理体制。很多时候企业需要跨职能、基于项目的工作团队,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具备不同的技能,了解不同的职能部门。而对于创新性的工作,领导者还需要找到愿意发挥主动性、可以去解决问题的人。”
    “无论是印度、土耳其还是英国、美国,现在都在做大规模的培训计划,因为技术发展、社会和市场变化非常快。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指出,“过去几十年,中国熟练技术工人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中国现在有12000所中等职业学校,这里有60%的学生是离开农村到城市去上学,未来他们是劳动力大军的新成员,是城市中的新居民。培养好这部分人,熟练工人的缺口将来能够逐渐缩小。当然,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产生的问题需要另外来解决。”
  (责任编辑:admin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